实验室在贝类补体系统方面取得新进展

发布者:生命学院安全责任人发布时间:2021-11-22浏览次数:19

近日,实验室在长牡蛎中发现了一条由新型C型凝集素介导的补体激活途径。研究成果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国际著名期刊《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上发表。孙洁洁副教授为论文第一作者,王丽焱博士和杨文文博士为论文并列第一作者,宋林生教授和王玲玲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

补体凝集素途径的起源和进化可以追溯到早期的后口动物,如七鳃鳗、文昌鱼和海鞘等。本研究长牡蛎中鉴定了一个新型的C型凝集素(CLec-CCP),其能识别细菌和多糖,并通过其补体控制蛋白结构域与甘露糖结合凝集素相关丝氨酸蛋白酶1同源物(MASPL-1)结合。活化的MASPL-1通过其含有的类Clr/Cls蛋白结构域与C3结合并利用其丝氨酸蛋白酶结构域直接切割C3。活化的C3可以调控白介素17、肿瘤坏死因子1和大防御素2的产生,并促进血淋巴细胞对灿烂弧菌的吞噬作用,同时发现活化的C3参与了对灿烂弧菌的打孔并抑制该细菌的生长。本研究首次证明了在低等软体动物中存在凝集素激活途径。该发现对探索补体系统的起源和进化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长牡蛎C型凝集素介导的补体激活途径

该工作获得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蓝色粮仓科技创新重点专项(2018YFD0900504)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1972817, U1706204)的资助。

论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21925821011583?via%3Dihub